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

[日期:2020-11-30]   来源:   作者:学院关工委   阅读: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

《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聚焦于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了解青少年优势和短板,发挥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优势,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这一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提出行之有效的相关政策建议。本研究将青少年研究学者的理论知识和关工委一线工作者一线的工作经验和资料统合,把理论视角和实践视角结合起来,全面了解我国青少年成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全面评估关工委五老群体开展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在青少年研究方面的学术和理论价值。

《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指出——关工委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

蓝皮书指出,关工委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取得重大进展。

首先,关工委坚持立德树人,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上走出了新路:在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学雷锋”“老少共筑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教育的基础上,2016年中国关工委推广了山东省关工委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经验。近年来,各地关工委把“两史”教育(指党史和国史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举措生动形象地诠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非常显著,这些主题活动较好地帮助青少年解决思想迷茫和认识模糊的问题,逐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广大青少年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其次,在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关工委组织广大老同志参加五老宣讲团、报告团,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以及网络空间为主阵地,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结合地方史为广大青少年讲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和革命传统,讲家乡的历史巨变,讲英模先烈奋斗事迹,老同志们用参加革命、建设、改革的亲身经历,具体生动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了广大青少年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能力。湖南、湖北、江苏、四川等省区市,组织了万名五老报告团深入青少年中宣讲,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外,在工作形式上,关工委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史国史”教育形式,引导五老融入网络社会,利用互联网和微信、微博,通过动画、微电影、微作文等形式,在青少年中唱响了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主旋律。老同志们的帮助,增强了青少年学习党史国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以及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感和认同感,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除此之外,关工委注重青少年道德实践养成,在深化主题教育的同时,着力抓了思想道德的实践养成,开展了“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以及院士回母校、工匠进校园、老兵讲堂、传递金钥匙等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做到知行统一,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奋斗精神、立志报国。中国关工委推广了吉林省高校大学生自学马克思主义小组、上海长宁区中学生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坚持二十多年的经验,发动有理论基础的老同志指导大中小学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关工委从1994年开始举办的“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目前已覆盖21个省区市,累计参加人数3亿人次。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在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品牌工程,是关工委在全国推广的工作品牌,赢得广大青少年和家长的欢迎。

再次,关工委坚持以德育人与以文化育人相结合,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了“中华大家园”关爱各族少年儿童成长活动,连续举办了多届中国东盟“10+1”青少年文化交流节活动、十六届中日韩儿童童话交流活动、十二届海峡两岸关爱下一代成长论坛,还开展了“爱我中华”万名青少年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注重用文化涵养道德,在科学创新精神培养、文化交流交融中,引导青少年勤学、修德、明辨,在遇到困惑和问题时能够理性分析,做出正确选择。

最后,关工委注重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助推建立了一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科普教育和绿色教育的实践基地。不少老同志还深入挖掘整理地方史,推动建立了一批基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各地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36.7万个,其中,中国关工委挂牌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党史国史教育基地138个,对青少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见《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p13~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0月)

《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指出——关工委以“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为载体,深入实施五老关爱工程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

蓝皮书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关心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帮助农村贫困青年脱贫致富,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力度,把他们培养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关工委于2018年开始以“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为载体,深入实施五老关爱工程。顾秀莲于2020年1月在全国关工委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指出“‘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成绩斐然,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展现了新作为”。“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连续3年被列入中央文明委年度重点工作。全国各级关工委用心、用力、用情推动“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在认识上高起点站位,在部署上高水平谋划,在落实上高强度推进,努力做到措施扎实、任务落实、过程务实,及时开展行动总结和先进典型推荐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帮扶工作品牌创建中,找准重在助力、贵在帮扶的定位,培育了重庆市关工委“授渔脱贫”行动、广西关工委“五助一帮行动”、云南省关工委“关爱之星”行动、甘肃省关工委“双千工程”、河南省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免费救治、长春市关工委“圆梦桥”活动等青少年受益、基层群众欢迎、党委政府满意的特色帮扶品牌,促进关工委工作融入国家脱贫攻坚的大局。安徽省关工委以“六三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关工助力”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并被省扶贫办作为全省社会化扶贫的重要典型报送国务院扶贫办。

(参见《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p16~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0月)

《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指出——关工委助力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和乡村人才振兴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

农村青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既可以选择进入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也可以留在农村从事不同于传统农业的新型农业,获得与进城打工相近的收入,随着政府惠农优农、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工作。农村青年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他们能实现经济独立,并推动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也能成为农村的中坚力量,在建设农村和照顾家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工委注意到这一新时期农村青年人的变化,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推动这部分人群的发展,助力农村青年脱贫致富和乡村人才振兴。近年来,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在推动农村“双带”青年人才培育和产业扶贫项目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农村“双带”青年人才培养和产业扶贫项目中,各级关工委总结运用了多年来“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的成功经验,注重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与科技培训示范相结合,找准了重在助力、贵在立志、关键在精准的定位,培育了特色帮扶品牌,很好地融入了“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关爱扶贫”大局,争取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聚焦农村青年创业就业脱贫,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并促进改革创新成果更多更广泛惠及广大青少年。截至2019年,由关工委推动,举办了近15万期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村青年2000多万人次,培养了一批新型农民,帮助农村青年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家庭农场6万个。各地在促进青年农民发展工作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江苏省关工委联合省农委,在青年农民中开展“菜单式”科技培训帮扶,助推青年农民创业发展。云南、贵州省市县三级关工委发展了850多个农村示范点和科技服务示范基地,很多示范项目成为县域农业发展重点项目,有力地助推了部分县于2019年首批脱贫摘帽。重庆市关工委的“授渔工程”项目、福建省关工委的“农村青年致富种子”工程推动了创业就业扶贫。青岛市关工委通过创建老专家创业创新孵化器,引进了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搭建了老专家创新创业和老专家帮助带动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两个服务平台,中组部以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广东省关工委的“创业青年培训领头雁”计划,被列为省政府十大民生工程,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在清远英德市亲切勉励的农村创业青年中,有3人就是经过广东省关工委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在五老长年跟踪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产业扶贫和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取得新成果。

(参见《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p19~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0月)

《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指出——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

蓝皮书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自身的品质对青少年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自我意识、价值观、性格品质的关键途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不同阶段,家长对他们家庭教育的内容、频率等也在发生变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实施的一项“家庭教育态度与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孩子的施教内容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生活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安全教育;家长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发展状况,重视教育内容的改变,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和青春期相关内容的教育,尤其是在初中时期;从家庭教育的成效来看,家长和孩子均对“人格素养”更为满意,而对“学习素养”不太满意,在家庭教育实践中把责任感、独立和宽容尊重他人作为最重要的品质。

我国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妇联、教育部门以及关工委等协同抓好家庭教育工作,多部门联动,整体推进。比如,大力支持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家庭教育培训学校以及家庭教育基地的建设,同时鼓励研发家庭教育教师培训教材和学生活动系列课程;邀请知名专家、家庭教育工作典型、家庭教育志愿者等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建立家庭教育“专家”队伍;组织学校教师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有些地方教育局选派了家庭教育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建立家庭教育“志愿家教”队伍,定期在“家长学校”授课。

(参见《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p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0月)

《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指出——关工委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

蓝皮书指出,关工委作为我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重要成员单位,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以五老为代表的关工委老同志参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

一般预防是五老面向所有青少年开展法治宣讲、阵地建设和法律知识学习等各类犯罪预防活动。例如,吉林延边州关工委与州司法局成立依法治州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开展“十百千万”法治教育活动,全州组建10个宣讲团,聘请199名法治宣讲员、每年进行1000场次报告、受教育者10万人次。又如,江苏省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创建活动,泰州市“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达标率达97.2%。天津、江苏、福建、山东、甘肃、宁夏等地建设现代化法治教育基地和法治文化宣传体验馆,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体验中形象地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等。

特殊预防也是青少年犯罪预防的难点和重点,关工委的五老在对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维护刑事司法程序中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是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重要内容,以云南未成年人司法项目为代表的关工委五老同志,作为合适成年人积极参与刑事程序中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接受公检法等部门的委托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调查,在未成年人案件的庭前、庭中、庭后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据统计,2018年云南省(市、区)未成年人司法项目办共派出人员参加办案机关首次讯问2830人次,后续讯问1985人次;进行社会背景调查944人;提出从司法程序和实体法律处罚中分流帮教建议392人;按法院邀请参加未成年人被告庭审628人。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五老的作用,五老积极参与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帮教矫正工作。如福建泉州、贵州毕节走进监狱和未管所开展帮教活动,毕节监狱成立关工委,打造“阳光关爱,高墙帮教”品牌活动。泉州成立心理咨询师关爱服务团,走进高墙,开展专业的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一对一”辅导、矫正治疗等服务;组建关心下一代志愿者联盟,成立多个律师事务所志愿服务队、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以及政法机关志愿服务队,跟踪帮教刑满释放的青少年。

(参见《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p62~6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0月)

《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指出——关工委应从四方面发挥五老优势,关爱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

蓝皮书指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积极作为,发挥五老优势,在关爱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对此,本报告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要意识到有留守和困境经历的儿童内部呈现的“异质性”,聚焦“关键时期”和“特殊阶段”,对年龄较小的留守和困境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本报告数据显示,年龄越小的留守儿童,留守经历对其影响越大。关工委今后在开展工作时应对留守和困境儿童进行分类精准施策,做好低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工作。

二是对于有留守和困境经历的儿童,人文关怀比经济关怀更重要。留守和困境经历对儿童心理、社会交往等各项健康指标的主观评价均有负向作用。这启示我们,对有留守和困境经历儿童的关注应该更加暖心化和多元化。健康是个人重要的福祉指标之一,但是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关工委今后在开展工作时应多方面关注留守和困境儿童的情感需求,聚焦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在经济上帮助,又要在精神上培育。

三是多方联动促进留守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留守和困境儿童的成长成才取决于家长、学校、社区、社会等多方面环境的营造。关工委今后在开展工作时应注意积极构筑学校发力、社会给力、家庭助力、形成合力的育人大格局,打造留守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新动能。要夯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敦促父母即使不在身边也要经常关心留守和困境儿童,给予孩子不可替代的亲情关爱;积极建言政府着力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增加返乡就业和创业发展的“岗位”,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引导学校为留守和困境儿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注重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积极参加集体和实践活动,掌握科学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配合社区进一步净化社区环境,为留守和困境儿童远离犯罪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加强对有留守和困境经历大学生的帮扶工作。本报告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和困境经历的影响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早期留守和困境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非认知能力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关工委今后在开展帮扶工作时应跳出只关注留守和困境儿童的思维,开展对高校有留守和困境经历大学生的帮扶工作。尤其是要注重对高年级有留守和困境经历的大学生群体的健康和情绪的关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同,他们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各异。高年级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季,在学业的压力、就业造成的焦虑以及人生道路选择带来的纠结等多重因素和各种矛盾交织作用下,身心健康和抑郁情绪方面可能会呈现较大波动。此外,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学习、生活、心理、文化、人际等方面,任何一个维度成为短板和瓶颈,都会影响新生适应其他维度及总体状态,因此关工委可积极作为与高校合作做好有留守和困境经历大学新生入学心理筛查工作,完善预警干预机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参见《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p85~8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0月)

《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指出——中国关工委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的心理疏导作用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

蓝皮书指出,价值观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关工委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老志愿者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宣讲党史国史、革命斗争史、家乡民族文化、中国梦、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以及法律法规,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理解周围的人和事,守纪律、明事理、懂礼貌,感恩父母、感恩学校、感恩社会,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少年积极面对问题,减少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关工委还开展了一系列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比如地方关工委和相关部门和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为青少年提供了有力的社会环境支持。有的地方在当地关工委支持下,由地方心理卫生协会开展了“阳光心灵”项目,定期对心理健康工作从业者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培训;开设家长教室,帮助青少年家长理解心理问题,找到解决其家庭问题的途径;设立了24小时未成年人心理援助热线,为未成年人和家长提供全天候心理热线服务。有的地方成立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会,开通“关爱心理热线”,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与此同时,热线团专家还陆续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公益讲座,普及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发展与培养知识,指导家庭教育等。关工委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流动课堂”,送课下乡,邀请、动员五老发挥心理服务专长,成立心理咨询工作室,提供心理援助。

在疫情期间,关工委提供的这些心理健康服务也在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心理疏导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些心理热线持续工作,处理疫情期间未成年人的情绪、亲子关系、家庭教育、因疫情导致原有心理疾病加重或复发等问题。还有地方关工委推出《疫情防控亲子云课堂》系列分享课程,从亲子教育、个人成长、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原生家庭等方面,帮助大家恢复健康身心,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参见《中国关心下一代蓝皮书:中国关心下一代研究报告(2020)》p105~1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10月)

最新添加
热门阅读